:::
轉知 王昱婷 - 教導處 | 2025-07-04 | 點閱數: 80

孩子隨著年紀長大,有時說話越來越沒耐性、口氣差、動不動就頂嘴?明明媽媽只是問一句「功課寫好了嗎?」就得到一句:「你很煩欸!」這樣的態度,常常讓大人覺得很生氣,甚至不小心演變成親子衝突。但其實,態度不好背後通常藏著孩子不會說、不會表達,跟孩子的心理及發展有關。面對這樣的情況,該怎麼做才能化解而不是硬碰硬呢?

孩子態度差常見10行為

1、對父母說話很容易情緒上來
2、爸媽講沒幾句就頂嘴回來
3、常對父母大小聲
4、容易發脾氣在媽媽身上
5、對長輩沒禮貌、沒大沒小
6、自己做錯,還會兇爸媽
7、對媽媽交代的事常常不耐煩
8、很愛辯解,都有自己的理由
9、完全不能被講、被批評
10、在家常常大吼大叫

對父母態度不好 怎麼教?

1、教溝通方式:先想再說

很多時候,孩子口氣很差、態度不好,其實是不知道怎麼好好說。當他們覺得自己的需求沒被聽見,或認為說了也沒用,才會就用攻擊的方式來表達情緒。所以,當孩子口氣很差、動不動就罵回來,與其馬上責罵,不如先教他怎麼把話說清楚,教他「先想再說」。像是「你可以直接跟我說你現在很生氣不想談這件事,而不是大聲回我。」或者「你是不是覺得累了?那我們可以等一下再討論。」透過一次次的提醒,讓孩子學習可以怎麼說,而不是直接情緒化應對。

《 不去針對人的對話句型 》
我現在很生氣⋯
我討厭這樣⋯
為什麼不行?

《 針對人的習慣句型 》
我最討厭你!
要你管!
你很煩耶!

2、教情緒控制:冷靜》觀察》控制

當孩子不尊重父母,很多時候是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,沒有觀察情境、也沒有辦法先冷靜下來,而大人看到的,只是表面的態度差,其實事出必有因。所以,我們可以用教養三步驟來幫助孩子學習:冷靜》觀察》控制

冷靜:找出孩子平常適合冷靜的方法。小小孩可能是玩玩具、聽音樂;大小孩則可以運動、看電視、畫畫或彈琴,讓他們透過做喜歡的事轉移注意力,平復情緒。

觀察:引導孩子觀察「爸媽其實也在尊重你」,並請他試著不要用情緒對待父母。例如:「你看,媽媽跟你說話也沒有大小聲,那你也試試看,能不能好好說出來。」

控制:教孩子學會調整情緒的強度,可以跟他說「你可以生氣,但不可以大聲。」告訴他生氣是正常的,但要控制自己的聲音、力道與怒氣程度,慢慢練習穩定自己的情緒。

3、教同理心:說出被兇的情緒感受

態度不好的孩子,通常也不太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,可以引導孩子去想想「當你態度是這樣,父母的感受是什麼」,像是:「媽媽覺得現在很難過、很沮喪」,「媽媽覺得需要去冷靜,因為你的情緒會影響我」多說幾次、多示範幾次,孩子自然就會開始更認識情緒與同理心的學習,並理解自己的行為會帶給他人什麼樣的感受。

4、教青少年:經驗分享+延遲對話

如果家裡的孩子進入青春期,態度容易更急躁、更不耐煩,這時候父母可以多分享自己以前的經驗,像是「媽媽以前也會這樣頂嘴,可是後來發現,其實爸爸媽媽不是生氣,而是會很難過,從那時我就慢慢學著好好說。」這樣的經驗分享,會讓孩子覺得「原來大人也曾經跟我一樣」,比較願意放下對立情緒,開始改變。

延伸閱讀:
孩子沒大沒小、態度差,掌握4關鍵教禮貌

父母的管教太嚴厲,會讓孩子有更多「不配合」擺爛行為

小孩該打,還是不能打? 不打也能讓孩子聽話的有效處罰

 

文章來源:https://www.leaderkid.com.tw/2025/06/05/158338/

:::

畢業生專區

防災專區

好站推薦

[ more... ]